查看原文
其他

他是丰都大山上的温暖“医”靠......

丰都发布 2023-03-17


仲秋时节

大山上的栗子乡虽稻谷飘香

但凉意渐浓



栗子乡地处栗子寨

三面环水、一面临崖

地势险要




丰都栗子乡联合村


在联合村卫生室

一位穿白大褂、走路一瘸一拐的村医

每天依然热情地为村民看病


联合村卫生室村医田刚




我已当了8年村医,为了爷爷的嘱托,无论多艰难,我都要坚持干下去!



田刚望着眼前连绵不断的大山

心潮起伏

这些大山

困住了祖祖辈辈的脚步

让看病成了难题


田刚为村民抓药


50多年来,田刚一家三代人悬壶济世,接力坚守在大山上。如今,腿部残疾行走不便的田刚,虽然已过天命之年,但他放弃到县城坐诊的机会,仍让妻子骑摩托车带他出诊。夫妻俩守护着村民的健康,也温暖着村民的心。特别是近几年来,村民们的一系列温暖举动,更加坚定了田刚扎根大山的决心。



三代人的接力


1920年,田刚的爷爷田兴农出生在栗子乡的建龙村。那时,因为缺医少药,乡亲们备受病痛的折磨。田兴农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20岁时,便背井离乡学医,立志救死扶伤。“后来,我爷爷参加了革命入了党,他以行医作掩护,干上了地下情报员。”田刚说。


田刚为村民诊断


丰都解放后,田兴农被组织安排到县城工作。期间,他常常利用闲暇,回到家乡为乡亲们看病。


1980年,田兴农退休后没有留在县城享清福,而是回到故乡重新上岗,一心一意为乡亲们看病。


随着年岁的增长,田兴农常感力不从心,他决定将自己毕生所学医术全部传授给儿子田应霞和孙子田刚,让他们把自己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的初心传承下去。


“一个人要多为别人做好事、善事,这样活着才有意义。为乡亲们看病就是做善事,你们要努力学习医术,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,都要坚持为乡亲们看病。”田兴农经常教育儿子田应霞和孙子田刚,他的话深深地刻在了儿子和孙子的心里。


田刚为村民测量血压


通过几年的贴身学习,田应霞取得了相应资格,成为了村里的赤脚医生,田刚则成为了田应霞的得力助手。


田应霞行医的10多年,遇到有困难的村民,他就会赊药品或者赠送药品,因此常常入不敷出,有时候甚至连进药的钱都没有了。


田刚整理药箱


“后来,我的两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,我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上。”回忆过往,田刚十分感慨。“我就和父亲商量,父亲继续行医,我外出务工贴补家用。”


2007年,田刚和妻子罗世英外出务工。肩负重担的田刚比别人更加卖力,什么脏活累活都干,只为能给家里多寄点钱,让父亲行医无后顾之忧。


在一次高空作业时,田刚不小心从上面掉了下来,造成腰部严重受伤。医生说很有可能终身瘫痪,站起来的机率不足10%。卧床期间,田刚想到爷爷的嘱托,没有颓废,而是坚持天天看医书,用自己做试验,进行针灸治疗和康复训练。


田刚为自己针灸


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,田刚创造了奇迹,终于站起来了。几年的潜心学习,他的医术也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

岁月催人老,田应霞渐渐心余力绌,无奈向乡卫生院申请退休,把接力棒交给了田刚。


“考虑到建龙村的卫生室离我家较远,我腿脚不好,天天上班不方便,乡卫生院便聘请我到没有乡村医生的联合村任村医,住村卫生室。”田刚说。


罗世英带着田刚出诊


得知情况后,田应霞、罗世英都沉默不语。“爸,我陪田刚一起过去,大不了我两头跑。”最后,罗世英说话了,声音不大,但透出坚毅。


话音刚落,一直乐观开朗的田刚,眼里噙满了泪水:本来已经亏欠妻子很多,如果到联合村工作,妻子将会更加辛苦,但是放弃爷爷的嘱托,自己心又不安。


最终,在全家的支持下,田刚得以继续在乡村医生的道路上前行。



两个人的坚守


2014年11月

田刚和妻子来到联合村

开启了崭新的行医生涯

但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



田刚上班的第一天,许多村民都前来看热闹,但看到他的腿,便窃窃私语着离开了。后来,田刚无意间了解到,村民们不相信他:一个残疾人怎能给别人治好病呢?


出诊路上


面对村民的疑虑,田刚没有气馁,而是选择了坚守。因为田刚擅长针灸,建龙村的村民常常赶过来找他看病,这让联合村的村民对田刚的看法慢慢有了改变。


“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他看病,没想到他不但医术好,而且态度也很好,经常是随叫随到。”村民蒲民权说。


有一次,下午六点多,有位村民打电话称家里老人腹痛难忍,让田刚去看一下,而此时罗世英回建龙村干农活还没回来,田刚来不及告诉妻子,就往村民家里赶。因为担心村民身体,田刚加快了脚步,不小心在下坡时重重地摔了一跤,他艰难地爬起来,顾不上疼痛继续赶路。


出诊路上


“平时,我走快了就会摔跤,一般走二十分钟左右就要休息一下。”田刚赶到村民家,顾不上喝水,就忙着为村民看病,一直忙到晚上十点,村民病情好转,才往回赶,回到家已是晚上十二点。


看到田刚裤子和鞋上沾满泥土,妻子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。


因为这件事,罗世英萌生了买辆电瓶车带着田刚出诊的想法。2015年5月,田刚的女儿花4000元为田刚买了辆电瓶车。不会骑车的罗世英足足用了十多天的时间,克服恐惧,学会了骑车。


田刚罗世英夫妻俩一起出诊


谈及第一次骑车带田刚出诊的情景,罗世英至今还心有余悸。那天,罗世英带着田刚到乡卫生院领回了村民们的体检报告。为了及早把体检报告送到每个村民家,田刚顾不上刚下过雨路滑,就催着妻子出了门。不料在一个上坡的地方轮子打滑,两人一同摔进了路边的沟里,妻子本能地护住田刚,用身体为田刚做了“肉垫”。田刚因为妻子的保护,没有受伤,而妻子却右手受伤,当场手就动不了了。


罗世英才休息两天,田刚就接到出诊的电话。看到丈夫为难的表情,罗世英前后摆动自己的手说:“我没事了,就是不能抬高而已,开车又不需要抬高。”接着,便忍着痛,载着田刚出了门。


田刚整理出诊记录


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村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田刚的手机号,只要有啥事叫到他,他都是有求必应,随叫随到。八年来,夫妻俩已经骑坏一辆电瓶车,去年又换了一辆新的。


田刚的笔记本


从医多年的田刚深知,对于这些村民来说,光看病还不够,从长远来看,还得加强健康管理,从预防着手。为普及健康知识,田刚挨家挨户搞宣传为村民做健康监测。


在田刚的电脑旁,记者看到一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村民的健康情况:在家400余人,高血压70人,糖尿病20人……



一群人的守护


田刚到联合村卫生室上班后,村卫生室逐渐成了联合村最热闹的地方。


“我们看病找他,家里有点事也喜欢找他。”村民蒲民权说。


田刚入户为村民看病


采访当天,罗世英看到蒲民权,赶忙把自己刚买的水果装到三个碗里递给了他:“叔,这几天太忙,吃了饭后碗都没给你送过去。”


原来,前几天,夫妻俩出诊,忙到一点多才回来,住在附近的蒲民权看到后,就赶忙送饭过来。


有时,罗世英不在家,村民就会主动送田刚出诊。




村民和田刚聊家常


“有一次,看到我一个人在路上吃力地走,在田里干活的刘明燃,立即放下锄头,主动开摩托车送我。”田刚一下说出好几个主动送过他的村民。


田刚的女儿在县城里为他找了一份工作,只需坐诊不用来回奔波,每个月的收入比现在高几倍,但田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:“因为我舍不得这里的人。”


罗世英带着田刚下楼梯


为了给村民们提供更好的就医服务,乡卫生院决定对联合村卫生室进行扩建,并配备卫生间、观察室等配套用房。


这原本是件好事,却让田刚犯了愁。原来,扩建就意味着需要占用农民的土地,他是当过农民的人,知道农民把土地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。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,田刚只得硬着头皮来到村民张正旭家。没有料到的是,张正旭主动问明来意后,爽快地答应了。


田刚出诊


当田刚提及占地补偿时,张正旭拒绝了:“你为我们做的我们都看在眼里,我们要向你学习。”


原来,不知不觉中,田刚已经融入了联合村这个大家庭,在田刚把村民的健康放在心里的时候,村民也把田刚放在了心里。一个卫生室,将联合村村民的心和田刚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。


推 荐 阅 读




【微视频】名山名水 丰收之都丰都县应急救援志愿者招募公告

来渝返渝离渝,请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,入渝请做到“四即”

源:丰都县融媒体中心

记者:张建华  林雪琴
编辑:徐宏伟  陶  涛 
责编:段  敏
审核:李永生  张建华
声明: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,转载或引用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请标明来源:丰都县融媒体中心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打击新闻敲诈假新闻专项行动举报电话:70606920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